我是80后,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,小时候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刚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岁月,也幸运地尝到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果实。亲身经历让我真切的认同,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,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,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。而这一初心也指引着我不断进步,启动属于自己的梦想之旅。
童年的生活让我萌生梦想之芽,记得吃方便面只是生病了才有的特权;一双袜子破了缝补,再破再缝补;一件衣服堂姐开心的当宝贝穿,再像传家宝一样传给妹妹、弟弟;幼儿园这样的名词是上学后从同学口中得知;小学一个20平米的窑洞坐24个学生,黑板上的粉末天天在第一排同学的脸上衣服上留下痕迹;冬天一群人围着一个火炉烤手手,一不留神衣服就被烧个洞。年少懵懂,以为生活就是这样。后来转学到其他地方上了中学、大学,才明白所谓贫穷地区说得就是我们那样的地方,才知道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,才懂得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默默坚持。不管村里有多少辍学的孩子,父母始终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,因为他们认同知识的力量和人才的作用,不仅要我们读书,而且要求世世代代都读书。2012年大学将要毕业的时候,我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,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开启对梦想的追逐。
建设之初的延河谷地
2012年11月份不负父母期望,很荣幸进入陕旅集团延安公司工作。那一年我23岁,在公司的带领下,开启了一座红色之城的复原。那时候的梦想已不仅仅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而是对革命老城的再现、对革命情怀的追寻、对共产党人初心的延续。从前期规划、征迁、建设,公司上下众志成城,克服了诸多艰难坎坷。还记得2013年的那个冬天,所有同事包括领导全到工地开展拆迁工作,即便冻得瑟瑟发抖,也从早上到第二天半夜坚守在岗位上。休息时,大家蜷缩在田地里烧一把火抱团取暖,互相看着笑着对方灰头土脸的模样,历历在目、难以忘怀。我想正是那一份责任担当,才让大家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不畏严寒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。延河畔的老延安虽早已不存,但历经2600多天的建设,“金延安”——一座在现历史的红色之城拔地而起。看着贫瘠的河谷变成了承载延安记忆的院落集市、商场饭店,就像看着我的孩子出生成长一样。朝看水东流,暮看日西沉,一张张沉默的画面见证这里的点滴变化,身在金延安,看看“古旧”的书店、邮局、老车站、招待所,让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党在延安坚守初心、担当大任、运筹帷幄、指挥若定13年的革命历史画面,瞬间肃然起敬。
金延安新貌
如今我30岁,7年的初心追寻与守候,陕旅延安公司从成立到壮大,金延安项目从郊野谷地到大城初现;经历结婚生子,从一个懵懂青年到成熟妈妈,我始终以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要求自己,无怨无悔,深感骄傲。我将不负使命、继续前行,团结带领身边同事,继续为陕西文化旅游产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,为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添砖加瓦。